瀏覽: 日期:2021-04-30 10:36:55
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業無人機越來越接地氣,不少種植戶也購機自用;農業無人機的用途也越來越廣,除了植保外,還參與施肥、播種、農田測繪、病蟲害監測……正在行業快速發展時,農業無人機領域的領軍企業——大疆農業,卻拉著29家行業知名單位,發起聯合倡議,呼吁行業上下關注“飛防安全”。
4月28日,世界安全與健康工作日。在大疆農業提議下,30家相關知名機構聯合向全球飛防行業發起了《安全飛防倡議書》。倡議方希望,借助這一全球性的安全紀念日,引導行業全體從業者關注安全,共同提升行業公共形象,為全球農業發展,環境可持續與生態環境貢獻產業力量。
與此同時,由大疆農業主辦的《第一屆428安全飛防論壇》在深圳開幕,與會方就安全飛防領域的多個議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最后達成了倡議共識。筆者經討論得知,飛防作業入門容易,但干好卻很難,而缺乏必要知識可能造成飛行事故、藥害、環境污染、浪費等諸多問題,這引起了業內的擔憂。
提升農業安全的神器,不規范操作帶來問題
眾所周知,除了作業精準,能減少農藥使用、減少藥害外,植保無人機還可以極大地降低從業人員的工作風險。可避免人員直接接觸農藥、也不會像載人機作業那樣使飛行員面臨人身傷亡風險。
在會上,中國農業機械協會副會長楊林也提到,截止到2020年底,植保無人機在全國保有量已經實現11萬臺,當年飛防作業面積實現了10億畝次的成績。在部分平原地區,植保無人機甚至已經成為了主要的植保手段。相對于傳統的人工噴灑,植保無人機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實現農藥減量使用,符合國家關于農業機械減量增效的大目標。同時,因為實現了人機分離,作業安全性高,大量減少了農藥中毒事件的發生。所以說,植保無人機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但是,不可不重視的是,這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甚至有些從業者進行危險操作。筆者作為環球網無人機頻道記者在會上提到了飛行安全方面的一些隱患,包括過近的圍觀,諸如掛鞭炮、帶小孩上天等危險的使用方式。
飛行安全是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但這僅是論壇議程中的一部分,在與專家、一線飛手交流后,筆者才意識到,從專業上看,安全飛防包括標靶物安全、人員安全、環境安全三類。標靶物安全是指無人機作業時不損傷作物,噴灑的藥液不造成減產。人員安全是指無人機作業時不給人員帶來傷害。環境安全則是指無人機作業時不破壞環境,如不損害非標靶物,不污染水體、不損害建筑物或其他設施設備。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植保與環境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薛新宇提到,飛防作業也要注意作物安全,不要把當前作物打出藥害,不要對周邊作物造成飄移藥害;黑龍江延壽縣友航科技資深飛手劉洋還提到,飛防作業時也要注意環境安全,即在作業過程前后不要對空氣、水體、土壤造成污染。
怎么辦?
回想起農業無人機發展這十幾年的歷史,薛新宇表示,整個產業在飛行技術,操控的便捷性上已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植保無人機的追求已經從原先的飛得穩轉變為現在的噴得好。站在安全角度看,飛得穩還不夠,還應該噴得好,這樣才能持續提升農藥化肥利用率,從而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
楊林表示,如今,無人機已經成為開啟智慧農業的關鍵鑰匙,這賦予了無人機產業更高的歷史使命,產業上下在安全上應該承擔起責任和義務,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與會方就安全飛防議題達成多點共識。楊林認為,飛手能力是飛防產業的映射,行業上下應該圍繞著培訓規范展開持續的探索,大量沉淀在企業層,農戶層的植保知識,需要通過有效的渠道向飛手群體傳遞。
薛新宇表示,植保飛防是人、機、技、劑的結合。為用戶提供高效可靠的產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研發,需要與藥企進行聯動,也需要與科研院所有效結合,最終為用戶提供的,應該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不而不是一個孤品。
劉洋認為,飛手應當具備持續學習的意識,打棉花就得主動學習棉花相關知識,打柑橘就得學習柑橘知識。新技術正在不斷涌入農業無人機這個行業,入門門檻在降低,應用的天花板卻不斷提升,眾多未知領域都在等待著飛手的探索,安全是每個人應存的敬畏之心與持續學習的動力。
在會上,筆者建議,在目前階段,作為產品培訓主力的生產企業要以身作則,堅持正能量的輸出,同時避免夸大宣傳、不安全的宣傳;新聞媒體也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宣傳安全知識、指出這些不規范的操作危險且不專業;而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今天,普通人在社交網絡上也可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共同宣傳安全知識。
在4月28日,在大疆農業提議下,這30家相關知名機構也共同提出了“安全飛防倡議口訣”,口訣中寫道:
飛防知識要培訓,學習領證飛機啟;
配藥前、要防護,配藥后、記清洗;
作業時、防漂移,作業后、勤清洗;
飛機只能植保用,切莫當成大玩具;
禁限假藥莫使用,規范作業筑底基。
據介紹,進入5月后,隨著全國各地作業旺季的到來,大疆還將聯合各方,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系列的安全飛防相關活動,如無人機安全公益培訓,安全操作宣傳等。
企業咋主動談安全?
4月28日是世界安全與健康工作日,而201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式將無人機駕駛員認定為職業,飛防安全也成為了工作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疆農業稱,其在4月28日發起聯合倡議,是希望借助這一全球性的安全紀念日,向全行業普及安全作業的重要性,引導全體從業者對安全的關注,共同提升行業的公共形象,為全球農業發展,環境可持續與生態環境安全貢獻產業力量。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表示,“聯合倡議是一個表明我們態度的方式,引導全行業關注安全的議題,最終還是需要落實到各方的行動中。”
在一般印象里,企業往往更關注的是盈利,反而還可能傾向于回避一些安全、隱患、規范方面的問題。在行業快速增長的階段,情況尤為如此。但是大疆農業怎么主動突然談起了安全?筆者以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主動承擔責任,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論壇上,與會的各方都擔心負面案例的出現會阻礙農業無人機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與推廣。而企業自我約束與完善,不但利于整體行業環境,也會提升自己產品在公眾心中的可信度。
其二,號召、團結行業共同發展。在場外的討論中,專家也擔憂市場競爭可能助長不負責的宣傳方式,最終讓對用戶負責的企業反而喪失市場、也讓行業更加混亂。而這份《安全飛防倡議書》得到了另外29家行業知名單位的響應,其中包括多家大疆農業的“友商”。
其三,如今的農業無人機行業也確實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參與討論的多方都提到過去的植保無人機行業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首先要解決有無的問題,那時談完善還有些奢侈。但近年來,在技術、經驗、管理等諸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才有了讓行業更加完善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大疆農業也牽頭發布了一份《安全飛防倡議書》,當時為13家機構聯合發布,而今年的倡議書則是30家機構聯名,大疆農業的“朋友圈”無疑越來越大。或許有一天,一份倡議書成為全行業的共識、各家企業在一份倡議下和諧穩健地發展,而農戶將只認準響應這份倡議的企業所出產的產品?
筆者的上述分析可能對,也可能不對。但可以肯定的是,企業主動承擔責任,無疑會促進行業更好、更穩健地發展。
企業簡介
吉林龍航無人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公司是一家以無人機研發生產、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無人機行業應用服務、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長春和沈陽擁有超過100萬平米專用無人機飛行空域、2000平米無人機實訓教室、獨立的無人機運營中心和無人機技術服務中心,超過100架的各類型無人機,可滿足各行業的無人機培訓及應用需求。
編輯:周佳慧 審核:周 爽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