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日期:2021-05-08 16:51:56
無人機自動
巡航全覆蓋
記者近日從韶關供電局獲悉,
隨著當日完成了全局130座變電站的
三維建模和航線規劃,
韶關供電局
實現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視全覆蓋,
我市進入變電智能運維新階段。
規范航線標準和流程
替代人工巡視率可達79%
記者了解到,韶關供電局積極探索無人機自主巡視在輸、配、變中的應用,推動電網的數字化轉型,提高設備運維效率和運維質量,走在全省的前列。
工作人員在智能巡檢中心就可以實現對變電站的無人機“一鍵控飛”。
韶關供電局生產技術部副總經理楊帆介紹,2020年9月,韶關供電局完成全域1.2萬公里的中壓配網架空線路的三維建模和航線規劃,成為了全國第一個實現配網架空線路無人機自主巡視全覆蓋的地級市,2020年12月,完成5000公里輸電架空線路的三維建模和航線規劃,實現輸電架空線路的無人機自主巡視全覆蓋。4月30日,韶關供電局130座變電站完成三維建模和航線規劃,實現了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視全覆蓋。
因變電站內設備密集,設備巡視要點多,對無人機的巡視質量和巡視安全性要求較高。韶關供電局通過航線規劃標準編制和航線“三審”制度,保證航線質量和安全性。根據變電設備運維策略的巡視要求,對無人機的拍攝位置、拍攝角度和拍攝重點進行規定,形成變電設備航線規劃指南和變電設備航點點位庫,規范航線規劃標準,保證無人機巡視全方位、無死角,提高航線規劃效率,保證航線質量和安全性。
如今,變電站的無人機自主巡視替代人工巡視率可達到79%,過去一位運行人員需要花費5個半小時才能完成1個220千伏變電站的巡視,采用無人機自主巡視后,人工現場巡視時間縮短至幾十分鐘,有效降低了員工工作強度。
遠程“一鍵控飛”
實現變電站遠方巡視
提及變電站無人機自動巡視對供用電安全穩定的意義,生產技術部科技進步崗藍海文介紹,利用無人機可以對變電站的高處設備開展巡視,發現人工在地面上難以發現的隱蔽缺陷,實現巡視全方位,無死角。同時由于無人機定點定位拍照,可以對缺陷的發展情況進行跟蹤,防止發展成重大缺陷。同時,在設備發生跳閘停運時,可以通過遠方調控無人機對設備情況進行檢查,初步判斷事故原因,提前備品備件,縮短事故處理時間,加快電力恢復供應。
接到智能巡檢中心下達的指令后,無人機從機巢起飛。
目前,韶關供電局已完成無人機巡檢平臺的部署,隨著巡視任務的一鍵下達,變電站內的無人機即可從機場自動起飛,對主變進行自主巡視。“過去我們需要驅車半小時到各個變電站開展巡視,巡視工作量大,效率低,現在我們只需要在后臺點點鼠標,輕輕松松地就可對各個變電站設備進行遠程高質量巡視。”芙蓉巡維中心值班員賴明鑒如是說道。
鑒于更換變電站的電機巢成本高、更新迭代快,韶關供電局創新性地提出了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視“保安模式”,并應用簡易機巢用于巡視任務下達和巡視數據上傳,由保安進行人工換電。簡易機巢成本低,可靠性高,可進行大規模推廣。目前,韶關供電局已完成23座變電站的簡易機巢調試并進入試運行階段。
試點輸配變聯合巡視
實現資源共享和統籌調度
雖然韶關供電局已實現了輸配變設備的自主巡視,但仍存在如下局限性。首先,飛手需要攜帶無人機在不同的起飛點周轉,對飛手的數量和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其次,無人機在不同專業間沒有達到資源共享和統籌調度,無人機的利用率較低。
為減少對飛手的需要同時實現專業間的資源共享,韶關供電局提出了輸、變、配聯合巡視方案,采用變電站部署的無人機機場,實現以變電站為中心3公里范圍內的輸、變、配聯合巡視,在無人機續航能力極限處設置充電機巢作為續航中繼的跳板,實現輸、變、配無人機自主巡視全覆蓋。
無人機對220千伏芙蓉站開展自主巡檢。
目前,韶關供電局已利用無人機調度平臺和無人機機巢,完成了220千伏芙蓉站、220千伏馬壩站周邊3公里的輸配線路的通道巡視試點。韶關供電局將在9月30日完成韶關全域變電站部署機巢部署和調試,實現韶關全域變電站精細化巡視及周邊3公里輸配線路通道巡視的無人機自主巡視全覆蓋。
企業簡介
吉林龍航無人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公司是一家以無人機研發生產、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無人機行業應用服務、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長春和沈陽擁有超過100萬平米專用無人機飛行空域、2000平米無人機實訓教室、獨立的無人機運營中心和無人機技術服務中心,超過100架的各類型無人機,可滿足各行業的無人機培訓及應用需求。
編輯:周佳慧
審核:周 爽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