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日期:2021-06-02 14:37:20
從小向往藍天
立志投身國家航空航天事業
來到南航后
他自主設計航模參加航空航天競賽
斬獲國內外26項大賽冠軍
如今,他正探索
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技術
努力為祖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他就是機電學院博士生劉舒霆
校長單忠德院士為劉舒霆頒發校十大杰出青年榮譽證書
劉舒霆對航空模型的興趣
來源于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鼓勵和引導
他的父親曾是一名
鄉鎮初中的物理老師
雖然生活清苦
但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
航空模型愛好者
經常利用收音機、舊電動機
和廢舊泡沫制作航空模型
劉舒霆與父親一起玩航模
從初二開始
他的父親便帶著他一起DIY航空模型
整個中學時期
劉舒霆的課余時光幾乎都與藍天為伴
6年不到的時間里
他制作并飛行了超過200架
各類氣動布局的航空模型
“從那時起,筑夢藍天似乎
注定成了我一生所追求的事業”
劉舒霆說
劉舒霆制作并成功飛行的航模
2011年,劉舒霆抱著自己制作的
波音787模型來南航
被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錄取
一進學校,航模隊就成了
他在南航的第一個,也是永遠的家
在本科期間,劉舒霆為航模
傾注了100%的業余時間
同時,他也保持著高績點的優異成績
連續4年綜合排名位列年級第一
“我把別人睡覺、吃飯、休息娛樂的時間
全部用起來了”
劉舒霆設計的航模和無人機
2013年,劉舒霆參加了
航空工業杯國際無人機大賽
他和同伴巧妙地將高速固定翼飛機
和長航時動力翼傘結合
形成了高低速兼顧的無人機“秋葉使者”
可就在比賽前
原型機卻因舵面機械故障失控墜毀
此時距離比賽已不到一周的時間
無人機“秋葉使者”
劉舒霆在大賽現場講解航模性能
這次打擊沒有讓劉舒霆氣餒
他重新設計了機體結構
不僅制作難度大幅簡化
還取得了更優異的飛行性能
最終,他和同伴組成的本科生創新團隊
在130支比賽隊伍中
拿下創意比賽第6名的好成績
劉舒霆參加國內外各類航空航天競賽
來到南航至今
劉舒霆設計的航模
先后在國內外航空航天競賽中
斬獲26項競賽冠軍
累計獲得45萬的獎金
特別是在全國航空模型公開賽中
劉舒霆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
“來大學前
我熟悉的是如何按圖紙制作航模
本科期間的競賽
讓我初識了創新的魅力和樂趣”
劉舒霆說
進入大四,劉舒霆參加了
李迎光老師指導的創新基金項目
在與李老師交流“秋葉使者“創意時
李老師問
“這么好的方法,別人做的怎么樣?”
這一問題激發了劉舒霆對創新的反思
經過系統的資料查閱
他對創新有了新的認識
“在本科時我更關注實現某個Idea
但好的Idea是需要回答
在多大范圍內創新?
實際貢獻是什么?”
隨后他加入李老師的研究團隊
攻讀博士學位
聚焦先進復合材料制造技術的研究
劉舒霆說
“希望可以通過創新解決一些問題
為行業、為國家
做出長期和普適的貢獻“
在研究的路上
李老師給予劉舒霆的幫助是最大的
“老師始終保護著我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李老師的啟發下
劉舒霆探索了一種
復合材料自由懸空3D打印技術
“我們想嘗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這是他在博士期間的第一項研究工作
劉舒霆團隊研發的復合材料自由懸空3D打印技術
但研究的道路
從來都不是一番風順的
在研究微波固化技術時
碳纖維屏蔽微波的原理問題
讓劉舒霆和團隊陷入了沮喪
“李老師面對這個難題總說
科研不是一帆風順的
要樂觀的面對挫折和困難”
在一次偶然中,他們意外發現了
金屬結構和復合材料組合后的局部加熱效應
經過不斷的研究
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加熱方法
成功實現了碳纖維復材零件的微波加熱
劉舒霆登上國際舞臺,代表中方參加中俄總理定期會晤舉行的中俄(工業)創新大賽,獲得全場第一名,中方總冠軍
榮譽丨學校榮獲第三屆中俄(工業)創新大賽最高獎項,創歷史最好成績!
幾年間,劉舒霆在復合材料領域期刊上
發表了8篇SCI論文
獲得了同行400余次的引用
同時,他還申請了
包括1項國際PCT專利在內的
14項國家發明專利
“能從事航空航天重大背景的研究工作
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2019年,在學校的支持下
劉舒霆開始嘗試技術產業化
他和團隊通過參加競賽
進一步收獲了對創新的認識
“希望能將我們的技術搬出實驗室
真正服務于航空航天先進復合材料制造領域
為行業做出貢獻”劉舒霆說
劉舒霆和團隊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劉舒霆所在的團隊
成立了“航智“縱向黨團支部
身為高年級博士
他也將創新經驗不斷帶回團隊中
持續營造創新的團隊氛圍
他的師弟師妹先后獲得
“互聯網+”、挑戰杯等
大學生頂級賽事的獎項和榮譽
在未來
劉舒霆對個人的規劃是
持續從事創新研究工作
從小種下的飛行夢
讓他時刻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他說:“科研前路漫漫
我將始終秉承著知難而進
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持續奮進”
企業簡介
吉林龍航無人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公司是一家以無人機研發生產、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無人機行業應用服務、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長春和沈陽擁有超過100萬平米專用無人機飛行空域、2000平米無人機實訓教室、獨立的無人機運營中心和無人機技術服務中心,超過100架的各類型無人機,可滿足各行業的無人機培訓及應用需求。
編輯:周佳慧 審核:周 爽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