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日期:2021-06-16 13:39:02
最近大家伙兒都比較關心迷路了“一路向北”的象群,通過照片和視頻大家都可以留意到象群的足跡和情況。
此次跟蹤和抓拍象群的工作者就是“無人機”了,通過無人機航拍和跟蹤象群既不會驚擾到它們,也能時刻關注到它們的情況確保它們的安全。
這里就不說象群了,說說跟蹤象群的無人機。
1
無人機以前是指各種型號的無人駕駛飛機,近些年來因為航模性質的無人駕駛多旋翼機(多旋翼/多軸飛行器)的普及,人們現在習慣上以無人機代指此類航模性質的無人駕駛航空器。
由于航拍的“上帝視角”,讓很多人喜歡上用無人機攝影看到與眾不同的一面。除了日常航拍興趣,無人機的使用領域更是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
物流運輸
無接觸配送、實現“最后一公里”目標配送等。
地理測繪
搭載傳感器進行航空遙感影像拍攝,獲取高解析度影像。
生物監測
可以到達人力無法到達的區域進行監測。
農業植保
低空拍攝、監測植株生長情況;實現范圍灌溉等。
災害救援
比如火警現場的熱源監控、器材輸送、森林火災的范圍檢測與方向預測等等。
賽事記錄
大場所賽事的全場景記錄、監控,配合裁判發布警示、通知等。
除了以上,還有治安維護、環境保護、氣象領域等等,無人機的應用已經拓展到許多方面。
2
無人機能在多領域發揮優勢,它的全能優勢是怎么發揮的?
無人機主要分為飛行器和遙控器兩部分。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1、飛控:
飛控系統是實現“無人操控”自主飛行關鍵的一環,并保證飛行的穩定性,達到穩定飛行和懸停的需要。現在的無人機已經涌現出四軸、六軸、單軸、矢量控制等多種形式,飛控系統發展也比較成熟了。
2、拍攝:
拍攝的成像模塊一般采用低功耗圖像處理芯片,現在消費級的主流方案是1080p的,準專業級能到4K。現在消費級4k還沒有普及,由于在高空航拍需要根據飛行高度和鏡頭寬度來計算拍攝的面積,從而算出拍攝清晰度,這跟在智能終端的應用的拍攝方案是不一樣的。
3、圖傳:
無人機圖傳是采用適當的視頻壓縮技術、信號處理技術、信道編碼技術及調制解調技術,將無人機飛行拍攝的文件以無線方式實時傳送到終端設備,傳輸距離、延時性和清晰度是影響其工作的重要因素,而2.4GHz傳輸器是無人機圖傳系統的核心器件。無人機圖傳主流的技術有OFDM、WiFi等,但無人機作為便攜設備,傳輸功耗要小,但功耗小和距離遠相互矛盾,因此通常是減少帶寬占用保證文件清晰回傳。
4、避障:
無人機避障有許多方案,其中雙目視覺深度圖運算、雷達感知等技術都有在避障方案中使用。而現在無人機已經結合人工智能、計算視覺、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工作,無人機避障技術可簡單分為感知障礙物并精準懸停、自主繞開、自主規劃路線三個階段。但由于 “視覺避障” 對計算能力要求極高,在成本和續航力限制下,大多數無人機只能提供單向的雙目避障能力。
?
?
5、云臺:
在高空飛行拍攝時,相機維穩才能保證圖片的清晰度。云臺控制系統主要是研究以單片機作為控制系統的主控芯片,結合各種傳感器和執行機構而開發的云臺專用的控制系統。各種不同的傳感器或相機會被搭載在無人機云臺,限制于無人機載荷能力,無人機云臺自身結構的穩定性是云臺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標。
6、通信:
無人機無線通信鏈路系統是無人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是建立一個空地雙向數據傳輸通道。其中要求無人機飛行頻段不得對其他合法無線電業務造成影響,也不能尋求無線電干擾保護。
3
集這些功能于一身,無人機發揮出在空中的作用,被用于各種我們力所不能及的場景。但它沖鋒陷陣的時候,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前段時間,一架無人機近距離拍攝火山口之后,直接墜入巖漿。
一般情況下,在信號覆蓋的地方,無人機會自動計算返航所需電量,當電池剩余電量僅夠返航時,App會自動提示用戶返航。所以排除電池電量不足的原因,上述無人機墜入巖漿很有可能是溫度過高損壞機器內部控件或者GPS信號問題。
但在無人機逐漸普及的時間段里,已經發生很多起無人機失控或者突然墜落破壞事物甚至是傷人的事件了。
2017年日本發生首例無人機墜毀傷人事件,原因可能是操控無人機時受到無線電信號的干擾;
2018年臺灣日月潭景區一位女性游客被從天而降的無人機直接砸中,機主稱因為硬件故障問題突然無法操控無人機;
2020年四川眉山城區的無人機不慎掉落砸傷游客;
這種事故很多,除了部分是操控失誤、遙控器失靈,有商家回應說是信號不穩定導致機器不受控,也存在環境磁場干擾等原因,因而無人機傷人事件一度很難維權。現在已有相關規定禁止無人機在人口密集處飛行,在戶外要確保機器穩定安全下飛行。
4
除了各工作應用領域,現在無人機的消費級市場也已經打開,要求無人機需要向公安機關報備,加強對無人機視距內運行時的管理。也有越來越多的法規開始限制無人機私飛“黑飛”,相對控制無人機飛行的安全和自由。
無人機的消費級市場雖然被打開,但也幾乎是被大疆這一個品牌壟斷,其他品牌再想做到與大疆抗衡是很困難的。但在消費級市場之外,無人機的發展態勢還是趨向智能化,替代人類更高效地完成各領域的工作。
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與無人機的不斷融合,克服避障遲鈍、突發失控、炸機等問題,集成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算法,成為具備智能視覺、深度學習的“智能空中機器人”。
企業簡介
吉林龍航無人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公司是一家以無人機研發生產、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無人機行業應用服務、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長春和沈陽擁有超過100萬平米專用無人機飛行空域、2000平米無人機實訓教室、獨立的無人機運營中心和無人機技術服務中心,超過100架的各類型無人機,可滿足各行業的無人機培訓及應用需求。
編輯:周佳慧 審核:周 爽 掃碼關注我們